古代丧葬礼俗

一、中国古代丧葬礼俗的分类与内容
  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丧礼是一种“凶礼”,丧礼历来都是中国礼制中的重要成份,官方或民间都十分重视。传统丧葬仪礼的一致性或共同性是相对的。不同时代、地域的葬礼方式有相当的不同。如果忽略其细节差异,对中国古代传统丧葬仪礼大致相同的基本过程和主旨进行概括性了解还是可能的。
  中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按阶级划分,主要有两大类:汉代以后的历朝政府,开始有官修丧礼。汉代已经开始制定王室贵族的丧葬仪礼。到了魏晋,官制丧礼制度逐渐扩及于品官,这种官制丧礼在晋、北魏、北齐、隋、唐累世均有修订。但是官修丧礼以皇室与品官之礼制为主,而不及于庶人,为了弥补官修丧礼之不足,明清两代政府都推崇朱熹的《文公家礼》,颁行天下为百姓通用。这一私修丧礼,由宋至清,普遍为士人及庶民所依循,可称为是传统丧礼的具体代表。
主要内容
古代的丧葬礼仪纷繁复杂,有20多项,但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方面:
1.处理尸体的仪礼(殓和葬);
2.处理灵魂的仪礼(奠和祭);
3.处理生者的人际关系(家族、亲属及社会关系);
4.调适生者的情绪(心理调适)。
二、传统的丧葬礼俗
  所谓丧葬,丧指哀悼死者的礼仪,葬指处置死者遗体的方式。 葬礼部分包括停灵、报丧、吊唁、入殓、丧服、下葬、做七、居丧等等。停灵是指人去世后不立刻埋葬,而是先把灵柩停放在某处;报丧是指停灵之后,诸事准备就绪,亲属和子孙选择日期将亲属去世的消息告知亲友;吊唁是指亲友接到讣告后来吊丧,并慰问亡者家属;入殓是指将亡者入棺;丧服是指人们换上为哀悼死者而穿的服装等等。居丧是指亲人死后,在家守丧,不办理外事。在服丧期满之前停止娱乐和交际,表示哀悼。
  当然这是经过简化之后我归纳的丧葬礼俗,其中也去除了比如招魂等一些糟粕。古代的丧葬礼俗纷繁复杂,一些学者考证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有37项之多,包括初终、复、易服、奉体魄精神、治棺椁、讣告、沐浴饭含袭尸等等。
三、服丧守制制度
  守丧的“五服”依次为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
  斩衰指的是丧服用最粗的生麻布制布制做,断处外露不缉边,丧服上衣叫"衰",因称"斩衰"。表示毫不修饰以尽哀痛。斩衰之服的丧期是三年,唐宋以前一般是二十五个月,唐宋以后一般是二十七个月。如果父母去世时不在家,那么居丧的开始时间,是指得到丧信返回家中开始守孝的时间。斩衰一般只针对父母、夫妻,但是也有例外的情况,比如父亲早卒,是“承重孙”,祖父母去世的时候也要服斩衰。
  齐衰是指丧服用粗麻布制做,断处缉边。因称“齐衰”。服期分三年、一年、五月、三月。服齐衰一年,用丧杖,称"杖期",不用丧杖,称"不杖期"。主要针对直系长辈,如高祖父母、曾祖父母、祖父母。大功,是次于"齐衰"的丧服。丧服用粗熟麻布制做服期为九个月。小功,是次于"大功"的丧服。丧服用稍粗熟麻布制成。服期五月。缌麻,是次于"小功"的丧服。"五服"中最轻的一种。丧服用较细熟麻布制成,服制三个月。在五服之外,还有袒免亲,袒免亲“遇丧则服素服,尺布缠头”。
  守孝中的禁忌,主要包括四个方面:言语服饰、饮食起居、社交娱乐、生产劳动。在言语服饰方面,要求居丧期间人们尽量少说话,甚至不说话。并且对于不同等次的服丧者,具体要求又有所不同。服饰就以我们前面所说的“五服”为代表。
  饮食起居方面,很多地方的民俗都规定丧亲之后不得吃肉饮酒,不能参加社交宴会等等。且古代对于居丧期间吃不吃、吃什么也有规定,比如,斩衰之服要先绝食三天,在虞祭(一般在葬日或葬后的第二日)之后,哭完可以吃粗粮饮水,但是不能吃菜和水果。但是,如果哀伤过度,长时间不吃饭,礼制又有最低的限定,来保证居丧者最基本的身体健康。若饮食问题可能影响到身体健康而危及居丧时,则可以不遵守上面的规定。你比如,父母比较长寿,可能居丧者年纪比较大,已经七八十岁了,你不能让一个七八十岁的老人绝食三天嘛!
  关于居住方面的禁忌主要是要求居丧者离开死者去世的房间,另辟简陋房屋独居,“结庐而居”。
  社交娱乐方面,在殡葬和守孝期间,普遍存在着丧者亲属在社交和娱乐方面的禁忌。也不能“释服从吉”, 从事嫁娶活动。一般来说,丧属在殡葬期间及以后一个较长的时期内,都要尽量减少社交活动。但是这部分的规定,很多都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比如居丧者身上有“晦气”,会给别人带来不幸什么的。
  生产劳动方面,在传统的殡葬禁忌中,还或多或少、或繁或简地存在着关于丧期哀痛之人禁止参加生产活动的习俗。当然这一部分主要也是出于封建迷信思想。
四、古代丧葬礼俗的特点
1.生死并重
  在中国古人看来,人死并不意味着烟消云散,它既可以说是现实生活的结束又可以说是另外一个世界新生活的开始。也就是说,人死就像搬家一样,在九泉之下依旧会好端端地生活,衣食住行与往日相同。故古人在人死之后总是按照其生前的生活习性来安排后事,调强事死如事生,事亡如事存。
  这一特点在中国古代丧礼习俗中不乏反映。譬如:把死者装进棺材时,为其准备足够的衣物,以供死者一年四季穿戴之用;修筑坟墓时,仿照人间房屋的样式,以寓意死者在生时的居室;殡葬和祭祀时,大量焚钱烧纸,以供死者在冥界用作货币等。
2.等级分明
  在古代中国,如果人们在生前的社会地位不同,其死后丧葬待遇也会有别,例如:坟墓的高度大小、随葬品之多寡、碑志的规格等,都依据相应等级而有所不同。
  首先,对死亡的称谓不同;《礼记·曲礼下》记载:“天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死者称谓尊卑不同,可见社会等级昭然。
  另外,丧仪中“饭含”的习俗也是社会等级森严的佐证。《说苑·修文》载:汉制规定“天子含实以珠,诸侯以玉,大夫以玑,士以贝,庶人以谷实”。
3.孝道为先,儒家内涵
  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中国古代大部分时间的主流思想都是儒家思想。因此丧葬礼俗也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古代丧葬礼俗中很多内容都有儒家典籍的影子。
4.形式多样
  我国是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民族所居地理环境、宗教信仰、传统文化等各不相同,从而使丧葬在形式上表现为多样性。其中,土葬和火葬是比较普遍的形式,除此之外,还有水葬、树葬、天葬、悬棺葬、瓮棺葬、屈肢葬、二次葬、割体葬,等等。这就使得中国古代丧葬文化多姿多彩,形式不拘。实际上,各种葬式又昭示着人们不同的信仰象征。
五、陵墓—古人的身份象征
1.选址
  古人的陵墓选址有很多种考量。首先是风水,古人认为生者与死者是相连的。要善待死去的亲人,令死者不安的话,生者就会有病痛或灾难。因此,在选择墓地的时候十分注重“风水”,讲究“福泽子孙”。
  其次,古人很多时候都是“厚葬”,陪葬品十分丰富。因此,如何防止被盗墓也成了墓地选址的考量因素。史书上记载他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依山凿穴”为悬棺的帝王,对六朝和唐代帝陵影响很大。而这种“依山凿穴”,采用不起坟丘的崖墓形式,这在很大程度上也是出于防盗的动机。
2.规格
  古代的丧葬礼俗等级特点严明。首先是对陵墓规格有限定,比如范围、高度、围墙等有所规定。清朝礼制规定:“公侯墓地一百步,坟高二丈,围墙高一丈。”
  其次是对棺椁以及陪葬的规格限定,《荀子·礼论》云:“天子棺撑七重,诸侯五重,大夫三重,士再重。”对于祭祀的宗庙,《礼记·王制》也有规定:“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太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太祖之庙而五。”陪葬品更是墓主人身份的象征,周代的礼制规定:天子用九鼎,诸侯用七鼎,大夫用五鼎,士用三鼎或一鼎。
  在这里提一下神道碑和石像生。神道指的是帝王贵族和一些高级官僚墓前辟有竖向的通道。神道碑和墓碑不一样,墓碑一般只刻官爵和姓名,而神道碑的主要作用是记述墓主家世和生平事迹并加颂扬的文字。石像生指的是在墓前神道两侧排列石雕人像、动物像、神兽像等,也是用来显示身份的。神道碑和石像生也依据墓主人的身份也有不同的规格。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
3.薄葬与厚葬
  对于厚葬、薄葬来说,最主要的一个区分因素应该是整个丧葬之事耗费钱物人力的多少。思想状况和外部环境是两大主要影响因素。思想状况主要是指个人对于厚葬与薄葬看法。而外部环境则主要是经济和社会两方面。比如东晋时期,社会比较动荡,所以东晋皇帝大部分都是薄葬。这一点在其他国家也有体现,比如日本战国时代的后奈良天皇,由于皇室没钱,遗骸在放置了两个半月之后才下葬。更别提什么厚葬了。
六、结语
  中国古代史十分漫长,相应的,丧葬礼俗的诞生、发展、演变过程十分复杂。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丧葬的相应礼俗与礼俗的执行情况也不尽相同。比如在社会安定的时期或者君主专制集中时期,丧葬礼俗就会复杂一些,执行的就好一些;社会动荡或者君权衰落、礼崩乐坏的时期,丧葬礼俗就会简单一些,执行的差一些。

130-0810-0183

Follow US